河南全境收复之后,西面的战事并未完全结束,被官家封为关陕制置使、西京留守的大将孟珙此刻并不在洛阳,而在洛阳西南的嵩州。
孟珙在嵩州的目的只有一个,那便是攻伐陕州并与武仙一同取潼关。
武仙从浙川兵败之后退到了商州,去年又攻下了虢州实力有所恢复,宋军破蔡州不久,武仙也立刻易帜,成为宋的降臣。
这几个月孟珙率兵攻打陕州,而武仙兵发潼关,战事焦灼。作为陕州、潼关战事的主要筹划人孟珙,在嵩州听说朝廷重臣劝说官家稳固河南,停止继续用兵之事后,就立即陷入到了强烈的不安乃之中,陕州、潼关都是兵家必争之地,无论是防御还是进攻,这片区域是无法放弃的。
只是稍作犹豫,他便意识到,自己不能仅仅上奏折,还是要面见官家陈说利害。于是放让大将江海率领麾下兵马继续作战,自己连夜赶回洛阳。
官家见他风尘仆仆赶来,并没有显得非常意外,吩咐左右赐膳。
孟珙先谢官家,却没有心思品尝御膳,略微寒暄几句,便开口求战:“陛下,此刻陕州、潼关还在鏖战,千万不可下固守之令,否则临阵之敌便要负隅顽抗下去,将士们也会生了懈怠之心。”
“璞玉。”官家沉默了好一阵子,方才开口,却没有直接讨论攻守的问题。“可知道朕为什么这么放心将西京西面诸事尽数托付给你么?”
孟珙一怔,想了想,躬身道:“臣愚钝。”
“处理军务,行军作战这些卿早已经娴熟,攻略河南也屡立战功。朕依旧不回临安便是为了稳定全军的军心。但卿可知攻守之策的选择,朕最看重的是什么?”
孟珙略微思索便对道:“当是兵力部署与后勤补给。”
“就是这两点!”官家站起身来,负手身后,说道:“璞玉,诸将之中,唯卿是帅才……”
“这不敢当!”孟珙连忙也跟着起身,却被官家摁住,“朕说是,卿便是,朕也出身行伍,卿难道认为朕不知兵么?”
孟珙俯首。
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接下来蒙宋注定要有一场大决战,宋军即便不主动出击,蒙军也会南下。
至于决战,在士气已经很充足的情况下,宋军最主要的考量当然是兵力部署和后勤补给,兵力越多越好,后勤越足越好。所以,官家将河南的军略庶务全都交出去后,便把重心放在兵力部署与后勤补给之上。
兵力除了北伐的御前军三万、两淮军五万、忠义军一万五千,再加上京河兵马、孟珙麾下的忠顺军,还有武仙麾下的兵马,大军以有十六七万,其中御前军与两淮军战损不少,其中吴彭一部几乎全军覆没,但又再加上补充进队伍的降兵,也大致是这个数目。
兵力如此众多,补给也是繁杂之事,补给除了粮秣还有各种军需,李宗勉成为东京留守之后,开始疏通汴河、运河,希望通过恢复北宋的漕运解决部分运力不足的问题。
官家冲着孟珙缓缓道:“与蒙军对决,除了兵力、粮秣之外所依仗的无非就是器械、火器,这些也是后勤的一部分。与之相比,一城之得失,一战之胜负,皆不足为虑。”
孟珙愈发着急:“潼关与陕州若能拿下,占据有利山河地形,才可凭坚城固守,形胜之地不可不取。”
“当先一事,朕之前便说了,无论河南之地攻守如何,潼关、陕州需尽快拿下。”
孟珙闻言心下稍安。
官家又道:“河南故地残破,需大力重修经营。而王师十数万在此,每日空耗粮饷,也等不起,故此军屯势在必行。而蒙军正西征,就算动员战兵、征发签军、补给来攻,最快也得等上一年。”
孟珙想了一下,颔首道:“无需一年,一个月内臣定能取下陕州。”
官家摇摇头:“不仅仅是潼关与陕州,京兆、凤翔仍在蒙军手中,巩州、会州均为金国遗臣,一年之内若能拿下整个陕西那么便掌握形胜之地,若是不能局势将更加复杂。”
“臣必当亲历砲矢,一年为期……”
“不可操之过急!”官家轻声道:“余玠去了巩州,汪世显若肯如武仙一般内附,朕自然不会亏待他,只怕蒙军若是南下,其蛇鼠两端。而会州郭虾蟆态度不明。若巩州、会州能够内附,那么一年内吃下凤翔、京兆还是有机会。”
“臣晓得了。”孟珙如释重负,明白官家的意思,河南已经没有多余的补给可以提供给他攻打陕西。
他咬咬牙道:“臣愿即刻动身,先取陕州、潼关,再进陕西,必然不动用河南各地补给,就粮于敌!”
“莫要着急,还有一件事情……”官家踱了几步。
“是。”孟珙赶紧拱手。
“军中的十五门火炮、十五艘飞艇尽数拿去!不能提供粮秣,朕便将这些利器给你。”
“这如何使得?”孟珙没有想到官家会这样,“没有飞艇、火炮如何护驾?”
“叶七已经带飞艇队过来了,至于火炮,工匠们会过来,在河南造炮,卿无需担心!”
孟珙当场便要大礼谢恩。
官家将他扶住:“去吧……速去,不要耽搁!没有补给,你不可带太多兵马,河南补给最多至陕州、潼关,再向西已无力。京兆的田雄派兵救援陕州,你需小心应付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南宋北征请大家收藏:(m.xyeduku.com)南宋北征夜读库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